彼岸的剧情介绍,
The only 1 of 5 artists interviewed in the 1990 Bumming In Beijing, Sen Mou had organized an unsuccessful stage attempt at capturing the disappointment by young actors at the transition from a failed Communism to a more capitalist China.
[剧本]关于《彼岸》的一回汉语词性讨论。权力的表演与无权者的表演。飞过了天堂的黑鸟。彼岸是个形容词。《彼岸》:那些被艺术玩了一把的人。彼岸是个动词。好。乌托邦的葬礼。创作的暴力只有在创作中才能被化解。被艺术玩了的雕像。
1993年独立制作纪录片《彼岸》(1995年完成,此片参加1995年法国真实电影节;1995年香港国际电影节;1995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;1995年德国奥格斯堡电影节;1996年葡萄牙电影节等)。 它叙述一群未考上大学的外地孩子的明星梦碎的故事。他们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,在实验剧《关于〈彼岸〉的语法讨论》中饰演角色。他们连演七场,很多著名艺术家都前往观看,就他们的真实而富于激情的表演给予高度评价。蒋樾为此跟拍了四个月,但在戏演完的同时,他也因经费短缺而被迫停机。三个月后他再次见到这群孩子时,他们已被命运无情地抛回了残酷的现实,无望地在北京漂流。有的女孩成了歌厅门口招徕顾客的小姐,有的男孩则成了骑车给人送方便面的学徒。又过了四个月后,他们实在撑不住了,只能满含绝望地离去。蒋樾追踪其中三个孩子踏上返乡之途。他们回到农村之后,竟然自己排了一出戏叫《...
独立纪录片还是90年代的这批好看。看到17年前的电影学院,那时戴锦华还在bfa的文学系任教。那时的文艺青年才是货真价实的文青。片中的两个女孩,一个现实一个理想。牟森其实很不懂教育,虽然他总是在批判中国的教育现状。
彼岸是个动词,但是我们都无法逾越
虽然只有短短的几段排练记录,但那种震撼仍旧是扑面而来,如果纪录片能录上完整的《彼岸》戏剧表演,那影片的价值就高很多了。根据演员的采访,感觉大多数只是按照牟森的要求去演,并没有代入进去真正反思彼岸的意义。挺喜欢映后交流会里其中一位纪录片制作人的评论“这个演出我自己是衣服逐渐被剥光的过程,你可以继续穿皮夹克,但我自己是被剥光的过程。”“忘掉琐碎,空虚,庸俗,乏味的东西,进入另外一种境界” 最后学生自己...
年轻的筋骨短暂的闪光,对那个叫段雪渊的女孩念念不忘。所有梦碎的故事都一样,不管是不是乌托邦。
到田野里去,去播种,去收获,有疑惑的时候就去挖一个坑,来年可栽一棵果苗,疑惑多就种得多,别害怕,哪怕你的彼岸只不过是他人眼里的苹果园。